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⑨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和记娱乐app下载

机关区县:

| | | | | | | | | | | | | | | |

    和记娱乐app下载

    >

    综合新闻

    >

    正文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⑨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发布时间:2023-02-23 11:08:3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欧阳林 何坤 李鹏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⑨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编者按:

    人勤春来早,备播正当时。春耕备播是农业生产、“三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一年一度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

    眼下的巴陵大地,生机盎然,春耕备播按下“加速键”。岳阳超前谋划、科学决策、有序组织,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春耕备播,为全年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2月12日起,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岳阳日报社、新湖南岳阳频道、华声在线岳阳频道、岳阳网·岳阳发布、岳阳新闻网·智慧岳阳重磅推出“抢抓农时•春耕备播”系列报道,深入展现岳阳各地抢抓农时、大抓春耕生产的火热场景。敬请关注。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欧阳林 何坤 李鹏

    2月上旬,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汨罗市切实保护耕地的做法,被作为典型经验专门“拎”出来,备受全省瞩目。

    全省共122个县(市、区),仅两个县作典型发言,而汨罗是其一。汨罗的耕地保护工作何以在全省中脱颖而出?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

    就地取“才”:“饭碗田”有人管

    在湖南,守河有“河长”,护林有“林长”,去年开始,耕地也有“田长”了。

    田长怎么选?选出来的人能不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这对全省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历来,汨罗在选人用人上有“两把刷子”:用活老办法,巧用新措施——

    将62.35万亩底线目标网格化,以此为基础,建立市、镇、村、片区四级田长体系,落实各级田长1025名;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⑨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同时,就地取“才”,发动老党员、老骨干,组建成一支65名的“民间田长”,创新“三员 农户”联控机制,既让老一辈“老有所为”,又切实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效实现“田长制”工作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承载呼应的局面,引导群治群管,构建起耕地保护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将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该市用好奖惩激励,推动田长制走深走实,将耕地保护作为年度“三个一”攻坚任务,纳入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与种粮补贴、镇级田长经济指标、争先创优“三挂钩”,为2022年田长制考核分档次按3万、2万、1万给予奖励。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⑨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汨罗花鼓小戏《饭碗》送戏下乡巡演)

    耕地保护不只是田长的事,如何让老百姓自觉守好“一亩三分地”,汨罗市自然资源局还想了不少“金点子”。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创作耕地保护题材花鼓小戏《饭碗》,并结合送戏下乡,全市巡演。这种沉浸式的宣传教育,赢得老百姓满堂喝彩,叫座又叫好。

    除了用好干部群众“铁骑”,汨罗还善用科技这支“哨兵”。

    去年5月,汨罗被省厅列入“自然资源铁塔视频监测”先行县后,迅速成立专班,组织实施安装高清摄像头79个,重点区域覆盖率达100%。

    汨罗积极推广“湖南田长”app,目前已推广至全市15个镇167个村(社区),并提前完成全员注册。这些举措,为耕地提供了线上线下“云保护”,实现了管田巡田、可追溯,让农田管护工作更加高效、便捷、精准。

    因田施策:耕地量质齐增

    过去,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耕地数量少,地力弱,分布碎片化,农业效益不高,群众种田积极性低。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⑨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改造前的农田现场)

    高丰村按照“农户自愿、村级组织、合作社运营”的思路,加速“小田变大田”,在整治丘陵地区农用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打好粮食生产“主动仗”上探索了一条特色路径,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丰经验”,入选全省耕地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引来央视《焦点访谈》、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多次聚焦。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⑨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小田改大田”改造后现场)

    试点成功,汨罗“加大油门”,持续发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鼓励各家各户将分散耕种的“巴掌田”改造成“成片田”,做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整市推进“小田改大田”6.03万亩。

    实际上,汨罗扩大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的妙招,绝不限于此——

    以优补劣:在“三区三线”划定中,优先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上图落地,补充调入7.12万亩长期稳定可利用耕地作为永久基本农田,从而确立了耕地尤其永久基本农田的优先保护地位,使之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以退还耕:安排专项资金,对符合变更认定新垦耕地,每亩奖励300元;对落实耕种到位新增耕地,每亩奖励200元。实行“政府统筹 政策补贴 宣传引导 流转经营 多方参与”耕地恢复治理模式,全年耕地净流入858.39亩。

    以瘠变肥:统筹水库山塘清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清淤挖出的塘泥与秸秆、粪肥等发酵堆肥后,再覆盖至农田形成20至25厘米富含有机质的耕作层,实现“提地力、提产量、提效益”。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⑨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汨罗市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上门服务园区企业项目)

    多招齐下,扩大耕地“流入量”的同时,汨罗也在拧紧“水龙头”。建设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土地,严格执行限制建设和禁止建设目录,尽量避让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确实无法避让的,能占劣不占优,能少占不多占,2022 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较上年度减少 70%。

    执法“长牙”:耕保落地见效

    严守耕地红线,还要从严进行执法监察!

    去年3月,汨罗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发现三江镇智峰村一处牛蛙养殖场疑似占用基本农田,核实情况后,他们立即讲解、宣传、劝导,养殖场被撤销,基本农田原貌恢复,迎来群众的纷纷点赞。

    近年来,汨罗对乱占耕地行为重拳出击,采取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整治一起、震慑一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⑨丨高光时刻!汨罗市耕地保护何以受全省瞩目?

    (汨罗三江镇智峰村牛蛙养殖场整改现场)

    在巡查中,“一米法则”是常态化机制。

    何为“一米法则”?即对违法建筑超过一米未及时报告的,追究乡镇所包片巡查人员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所长责任。

    该市完善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出台打击乱占耕地文件,规定乡镇、园区或平台公司年度累计违法用地超过30亩,或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5%以上的,对事对人从重处理。

    严格执法让耕地监管“长牙齿”,同时也让“躺平式”干部付出代价。仅去年,汨罗市政府就下达《自然资源督办函》41份,督办案件41起、约谈20人……

    “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地见效,2022年汨罗市连续12个月违法用地、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春回大地,汨罗的田间地头,新一轮春耕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审:陈雪梅 二审:秦郁欣 三审:张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