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区县:
| | | | | | | | | | | | | | | |编者按:
人勤春来早,备播正当时。春耕备播是农业生产、“三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一年一度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
眼下的巴陵大地,生机盎然,春耕备播按下“加速键”。岳阳超前谋划、科学决策、有序组织,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春耕备播,为全年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2月12日起,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岳阳日报社、新湖南岳阳频道、华声在线岳阳频道、岳阳网·岳阳发布、岳阳新闻网·智慧岳阳重磅推出“抢抓农时•春耕备播”系列报道,深入展现岳阳各地抢抓农时、大抓春耕生产的火热场景。敬请关注。
抢抓农时•春耕备播⑩丨西长村有了“田保姆”,农民当上“甩手掌柜”
华声在线2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林佳璇)春日时节,走进汨罗市白水镇西长村,一座座育秧大棚依次排开,一片片大田欣欣向荣。白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雨告诉记者,今年白水镇引进农业大户共投入310万元,新搭建3个高标准育秧大棚,安装喷灌、排水等设施,实行科学化育秧,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为双季稻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半个月前,白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全镇160台农机进行“全面体检”,以最佳工况迎接春耕。在白水集镇各农资销售点,春耕所需的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种子以及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早已储备好,等待农户选购。
三星村磅塘组的田间地头,伴随着挖掘机轰鸣声,昔日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破碎田地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新型农田。三星村党总支书记傅岳峰胸有成竹,“我们的小田改大田正在克服天气全线施工,争取在3月底完工,不影响双季稻的种植” 。
好地才能产好粮。白水镇党委政府坚持双引双带模式,吸引乡贤马朋返乡合作实施小田改大田1000余亩,推进农田高质量规模化经营。马朋是湖南马复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计划雇佣村上种植能手通过机械化精准作业,打造成绿色有机稻产业区,为马复胜食品提供优质原材料,推进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链一体化建设。
“白水镇原先每亩土地租金不到300元,改田后租金可达400元至650元不等。”在三星村村民李大哥看来,用机械种地,干得快、水平高,原先的地也种不出来什么效益,现在把家里的10亩田全部租出去搞规模化运作,如今有了“田保姆”,自己当上“甩手掌柜”,还多了一份收入。
白水镇党委书记周轶表示,白水镇将围绕乡村振兴“三正三负”工作清单,在去年实施3600亩基础上,重点沿白水江、湘慧线、汨杨线,“一江两路”计划实施5000亩“小田改大田”,落实好早稻集中育秧和早稻种植任务,形成全镇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增效,农民和村集体增收的良好局面。
一审:陈雪梅 二审:秦郁欣 三审: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