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化“最美青工”张命娟:扎根一线 沉淀自己 湖南石化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和记娱乐app下载

机关区县:

| | | | | | | | | | | | | | | |

    和记娱乐app下载

    >

    湖南石化

    >

    正文
    湖南石化“最美青工”张命娟:扎根一线 沉淀自己
    发布时间:2024-08-19 15:32: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翼骏 彭展

    李翼骏 彭展

    “听,这是什么声音?”8月15日,顶着烈日,张命娟带着7名新入职青工在湖南石化己内酰胺新区装置现场查流程。偶然听到“咚咚咚”的声响,她抓住机会向新同事讲解“水锤”现象。

    1724398302165368.jpg

    张命娟2021年从暨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入职湖南石化,现为新区己内酰胺部己内酰胺装置技术员,共产党员。“刚入职的时候,一位从事安全管理的前辈叮嘱我说,要扎根基层一线‘沉淀’自己,我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她说。

    时光飞逝。3年来,张命娟从班组操作员成长为装置技术骨干,获评湖南石化“最美青工”,并与师傅一同被评为“优秀师徒”。

    刚上班时,张命娟成天捧着工艺流程教材,熟记装置流程图,不时到现场查流程、学操作。不久后装置进行大检修,她跟着师傅们“冲锋陷阵”。“在检修最前线,我看到了设备内部结构,能更好理解设备和工艺原理。”运行部年底举办技术比武,张命娟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去年8月,张命娟走上装置技术员岗位。“我喜欢接受挑战,每次遇到生产难题,都要一探究竟。”于是,她在一次次“答题”中汲取“营养”。

    在参与优化己内酰胺装置生产工艺期间,为建立多级加氢工艺流程,需要频繁取样分析,采集海量过程数据进行评估。从取样到制表,张命娟事无巨细,全程落实。历经数月攻坚,己内酰胺精制装置出料优等品合格率从77.50%提升至100%,产品纯度从99.94%提升至99.98%。去年底,她参与的“高品质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开发”成果荣获公司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身在装置,心系市场,紧盯创效。去年9月,装置因离子交换塔树脂板结,生产负荷持续偏低。“当时己内酰胺市场行情上扬,装置却在‘刷bug(缺陷)’,我们急得直跺脚。”于是,张命娟和装置技术员李新宇在党支部书记李兴栋的带领下,成立应急小分队,蹲守现场冲洗树脂床。

    “冲洗必须时刻观察,精准控制水量,在将板结的树脂冲走的同时保留有效树脂。”张命娟回忆说,“我们连续作业一天一夜,饿了扒几口盒饭,困了在主控室打个盹,完成6台离子交换塔隐患整改,消除了装置瓶颈。”

    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建设期间,张命娟和同事们一起“双线作战”,参与编写新装置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法。

    1724398322396037.jpg

    去年12月15日,公司新建全球单套产能最大、技术领先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全线贯通,张命娟又负责协调老区己内酰胺装置停车退料工作。“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严控退料作业风险。”她说,“比如,用皮管连接放净阀,安全有序完成涉苯设备的退料操作。”

    目前,湖南石化己内酰胺新区实现双线满负荷生产,日产优质己内酰胺1800吨。张命娟每天奔波在广阔的新区现场,琢磨流程优化,促进安稳高效生产。“工业化生产装置优化过程没有容错率可言,每一步都要反复验证、精准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波动。”她逐渐摸清装置“脾气”。

    “最近刚忙完降低氨肟化装置烟酸消耗的攻关课题。”张命娟勤跑现场摸索建立优化模型,编写岗位操作优化方案,确定调精准操作经验值。方案实施后,每吨烟酸消耗从1078千克下降至1053千克,每小时循环水消耗也降低1200吨。

    “瓶颈逐个被攻破,装置运行渐入佳境,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张命娟坚持“泡”在装置现场,对进一步优化装置运行指标充满信心。

    “命娟担任技术员时间较短,但能快速进入角色、稳打稳扎。希望她坚守初心、提升自己,取得更大进步。”与张命娟一同获评湖南石化首届“优秀师徒”的导师、己内酰胺装置主任王玉良于是评价和鼓励她。


    一审:张娟玲,二审:秦郁欣,三审:张亮

               
    网站地图